1. 首页 >  中国古诗词 >       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:一首抒发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怀念的名篇,出自宋代诗人苏轼。
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:一首抒发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怀念的名篇,出自宋代诗人苏轼。
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词,由宋代文学家苏轼于熙宁九年(1076年)所作。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弟弟苏辙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,以及对中秋明月的赞美和祝愿。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内容和解读:水调歌头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

- 词的开头是“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”,说明了写词的时间、场合、心境和动机。丙辰是宋神宗熙宁九年的干支,也就是1076年。中秋是传统的团圆节日,但词人苏轼因为与王安石变法派的政治斗争,被贬到密州(今山东诸城)任太守,与弟弟苏辙相隔千里,已有七年未见。子由是苏辙的字,词人在中秋之夜,望着明月,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弟弟,心中充满了怀念之情。他与友人欢饮达旦,酒后大醉,趁兴写下了这首词。
- 词的上片是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”,主要是借咏月表达了词人的奇思幻想。词人端起酒杯,向着月亮发问,想知道月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,以及月亮上的宫殿现在是什么年代。这两个问题都是无法回答的,反映了词人的孤独和无奈。词人又想象自己乘风回到月亮上去,但又担心月宫太高太冷,不如人间温暖。词人在月光下起舞,自娱自乐,仿佛置身于仙境,但又觉得月宫不如人间,表达了词人对人间的眷恋和对仙境的向往,体现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态。
- 词的下片是“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,主要是借赏月表达了词人的感慨和祝愿。词人描写了月亮的移动和变化,照亮了华丽的楼阁和窗户,也照亮了无法入睡的词人。词人埋怨月亮不该有恨,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别的时候才圆呢?这反映了词人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悲哀。词人又转而宽慰自己,人生和自然都有变化和不完美,这是古来难以改变的事实,不必过于悲伤。词人最后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,希望人们能够健康长寿,虽然相隔千里,但能够共同欣赏月亮的美丽。这体现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乐观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全诗是

这首词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怀念的名篇,词人以月为媒,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融入到对月亮的赞美和想象中,展现了词人旷达豪迈的气概和深刻的人生感悟。这首词语言优美,音韵和谐,意境清新,情感真挚,是中华文化的瑰宝。
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:一首抒发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怀念的名篇,出自宋代诗人苏轼。


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临夏教育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